杨朝清:“送孕妇回家遇害”切割社会信任

2013年08月02日05:59  重庆时报

  杨朝清(湖北 研究生)

  7月24日,黑龙江省桦南县17岁女孩胡伊萱路上遇到一名假装肚子疼的孕妇,请求其帮忙扶自己回家到楼上,女孩没意识到,善良却葬送了自己如花的生命。当将孕妇送到楼上后,在家等候的丈夫面露凶光,欲对女孩性侵,女孩反抗被二人用被子蒙头窒息而死。目前,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。(8月1日《江南时报》)

  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现象:一个心中充满阳光的女孩,面对需要帮助的陌生人,勇敢地伸出双手,却不成想,回报她的,不是微笑和感谢,而是蓄谋已久的性侵,以及付出生命的代价。“好心反遭毒手”的悲情,让人揪心、痛心和伤心。

  “送孕妇回家遇害”再一次为风险社会增添了辛酸的注脚。助人为乐也好,见义勇为也罢,当利他行为需要以生命为代价的时候,面对需要帮助的陌生人,还有多少人相信自己“可以做得到”?任何公共空间内,不管是公交车上,还是街头巷尾,面对如孕妇一般的弱者,人们常常会选择关怀与帮助,这是一种基于正常人性、道德的慈悲之心。然而,当孕妇的弱者符号成为“鱼饵”,善良的女孩便成为这起悲剧的受害者。面对这样的不良示范,人们不禁要问:还有多少陌生人值得信任?我们以后还敢不敢做好事?

  信任作为一种社会资本,具有生产性和可积累性。与之相对应的,信任的存量也可以被消耗、被切割。信任裂痕一旦产生,短时间是难以修复的;因此,信任的生产比消费更容易。应该说,“送孕妇回家遇害”只是一个极端的、小概率的个案,但依然可能具备一定的感染和示范效应,稀释社会信任度。

  基于先例的“惯性联想”,基于成见的“恶意的揣测”,都可能让人们为了保护自己,封闭内心,失去感受痛感的能力。一个温暖的社会,不该让好心人寒心。对恶例,及时、有力地给予法律的规训与惩罚,既是对逝去生命的告慰,也是对正义的回应。而在现实中,如何建构一道严密的安全防护网,如何建立利他行为的保障机制,则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紧迫考题。

(原标题:“送孕妇回家遇害”切割社会信任)

分享到: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猜你喜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  • 新闻陕西产科医生涉嫌抱走新生婴儿跨省拐卖
  • 体育亚锦赛男篮一队11年首负韩国 3分14投0中
  • 娱乐曝周迅霆锋已发展2年 柏芝挟双子做筹码
  • 财经百城房价连涨14月 中房协上书要求稳预期
  • 科技摩托发布Moto X:主打定制与体验 图集
  • 博客司马南:我朋友也有信王林大师的
  • 读书限时特价:1元图书刮起周末阅读风暴
  • 教育学生负担过重已成民族之痛 高考录取